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晚春北极涛动对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影响
引用本文:周群,魏立新. 晚春北极涛动对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影响[J]. 海洋学报,2021,43(1):82–92 doi: 10.12284/hyxb2021007
作者姓名:周群  魏立新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505050);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LOCW1902)。
摘    要:
利用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数据集,本文探讨了1950–2018年期间晚春(5月)北极涛动(AO)与随后夏季(6–9月)西北太平洋上空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关系。研究表明,晚春AO对夏季西北太平洋TC生成有明显的预报指示意义,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应晚春AO指数偏高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位置偏东偏北、强度偏弱,西北太平洋上空大气低层有较强的辐合、高层辐散增强、中层水汽充足、垂直风切较弱,这些大尺度环境因子均有利于TC的生成。
而在晚春AO指数偏低年,西北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特征与上述特征相反,造成TC生成频数偏少。进一步的分析揭示:与AO变化密切相关的北太平洋风暴轴位置的南北移动,在晚春AO与夏季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二者关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AO正位相(负位相)年,北太平洋风暴轴向北(向南)偏移,通过天气尺度波动和平均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后期夏季西北太平洋上空低层形成气旋性(反气旋性)涡度异常,在局地经向环流的调整作用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及强度发生改变,对西北太平洋TC的形成起到了促进(抑制)作用。


关 键 词:北极涛动   热带气旋   西北太平洋   风暴轴
收稿时间:2019-06-04
修稿时间:2020-05-0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