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树木年代学在高寒山区泥石流历史事件重建中的应用——以磨西河流域倒灶沟为例
引用本文:铁永波,Ireneusz Malik,Piotr Owczarek.树木年代学在高寒山区泥石流历史事件重建中的应用——以磨西河流域倒灶沟为例[J].山地学报,2014(2):226-232.
作者姓名:铁永波  Ireneusz Malik  Piotr Owczarek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Department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086);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GP2012K003);中国地质调查局公益性研究项目(12120113010200)资助~~
摘    要:如何确定人类历史活动稀少、植被覆盖率较高的高寒山区泥石流历史活动次数及时间较为困难。树木年代学分析方法可通过树木年轮生长变化对泥石流活动的响应特征,重建过去一定时间内的泥石流历史活动事件。通过对我国四川省境内贡嘎山东坡磨西河流域内倒灶沟泥石流堆积扇上140个桤木的树木年轮样本取样及树木年代学分析,重建了该沟在过去20 a间的2次较大规模泥石流活动事件(分别为1996年和2005年)和5次小规模洪水(或泥石流)事件。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20 a间,倒灶沟大规模泥石流每隔约10 a便会发生一次,而小规模的泥石流或洪水则每隔2~3 a便会发生一次。同时,研究还发现,磨西河流域内泥石流堆积扇上有利于类似桤木生长特征的树种生长(最大树木年轮可达1.4 cm),为该地区泥石流生物防治工程中优势树种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 键 词:高寒山区  树木年代学  泥石流活动历史重建  磨西河流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