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藏东部嘉玉桥群及吉塘群地质时代问题的讨论 |
| |
引用本文: | 冯翼鹏,王书来,王根厚,等,2024. 藏东吉塘变质核杂岩组成及大地构造意义[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44(4):854−870. DOI: 10.19826/j.cnki.1009-3850.2024.04002 |
| |
作者姓名: | 冯翼鹏 王书来 王根厚 李典 刘函 鲁扬 唐宇 张培烈 韩宁 |
| |
作者单位: | 1.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2;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3.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4.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四川 成都 610218;5.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河北 廊坊 06509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259);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617,DD20221635)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cjyttsdz.com.cn/fileCJYTTSDZ/journal/article/cjyttsdz/2024/4/20230425001-1.jpg)
吉塘变质核杂岩是研究北澜沧江缝合带构造演化过程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吉塘变质核杂岩进行构造岩性填图、构造解析及锆石U-Pb测年,将变质核杂岩自上而下解析为沉积盖层、韧性流变层及核部变质杂岩的“三元结构”,核部变质杂岩与韧性流变层之间以韧性拆离带相连,拆离带具有上盘向南东方向剪切的运动学特征。吉塘变质核杂岩中同剪切花岗质糜棱岩的锆石U-Pb年龄为(33.0±1.2) Ma~(28.4±0.6) Ma,剪切后脉体的锆石U-Pb年龄为(18.35±1.2) Ma。![](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cjyttsdz.com.cn/fileCJYTTSDZ/journal/article/cjyttsdz/2024/4/20230425001-2.jpg)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推测吉塘变质核杂岩新生代的隆升过程为:强烈的走滑断层活动形成了拉分盆地,其伸展环境使地壳减薄,大量岩浆上涌,最终导致了吉塘变质核杂岩于渐新世—中新世的隆升。吉塘变质核杂岩为渐新世—中新世大型走滑断层作用导致的区域性造山后伸展及大规模南东向逃逸构造事件的产物。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cjyttsdz.com.cn/fileCJYTTSDZ/journal/article/cjyttsdz/2024/4/20230425001-3.jpg)
|
关 键 词: | 藏东 吉塘变质核杂岩 韧性拆离带 锆石U-Pb测年 花岗质糜棱岩 |
收稿时间: | 2023-04-25 |
修稿时间: | 2023-08-06 |
|
|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