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海别勒滩干盐湖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及地质环境意义
引用本文:赵元艺,李波涛,焦鹏程,钱作华,陈伟十.青海别勒滩干盐湖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及地质环境意义[J].矿床地质,2010,29(4):684-696.
作者姓名:赵元艺  李波涛  焦鹏程  钱作华  陈伟十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青海别勒滩低品位固体钾盐液化开发的关键技术”(编号:2006AA06Z133)与金土工程课题“我国钾盐资源潜力数据库建设”(编号:JTXM_DW_KZ4_04)的联合资助
摘    要:别勒滩位于察尔汗盐湖的最西端,最主要的沉积物为石盐,钾盐矿物主要为杂卤石、光卤石和钾石盐。文章研究了别勒滩区段盐类矿物形成的温度,为确定钾盐的形成条件提供了参考依据。别勒滩地区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呈现出3个或2个温度区段,即低温区段、中温区段和高温区段。低温区段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9.5~49.3℃,反映了大多数石盐结晶析出的卤水温度。中温区段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50.1~99.3℃,与盐湖底部卤水所达到的最高温度相对应。高温区段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00.3~195.6℃,可能为太阳池事件的响应。由太阳池下部对流层中沉积的盐类矿物组合或相关参数计算的古温度只能为其形成时的卤水温度,不能代表当时的气温。在同一样品中,既出现高温流体包裹体,又出现中温或低温流体包裹体,是矿物生长经历太阳池下部对流层环境与中部非对流层环境所致。别勒滩地区在18 m以上部位可能出现6次太阳池事件,它们的位置 (编号)分别为0.40~1.00 m(S6)、1.70~2.90 m(S5)、7.90~8.10 m(S4)、9.90~10.10 m(S3)、10.80~11.00 m(S2)、16.39~16.63 m(S1)。其中第6次太阳池事件(S6)可能是1989年发生的大水灾在盐湖沉积中的体现。

关 键 词:地球化学  石盐  流体包裹体  太阳池事件  青海别勒滩

An analysis of fluid inclusi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halite from Bieletan salt playa lake in Qinghai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ZHAO YuanYi,LI BoTao,JIAO PengCheng,QIAN ZuoHua,CHEN WeiShi.An analysis of fluid inclusi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halite from Bieletan salt playa lake in Qinghai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Mineral Deposits,2010,29(4):684-696.
Authors:ZHAO YuanYi  LI BoTao  JIAO PengCheng  QIAN ZuoHua  CHEN WeiShi
Abstract:
Keywords:geochemistry  halite  inclusions  solar pond event  Bieletan  Qinghai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