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青海共和盆地早全新世古风向重建及其对黄土物源的指示
引用本文:田少华, 肖国桥, 戴高文, 赖忠平. 青海共和盆地早全新世古风向重建及其对黄土物源的指示[J]. 第四纪研究, 2020, 40(1): 95-104.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20.01.09
作者姓名:田少华  肖国桥  戴高文  赖忠平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4;;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4. 汕头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 广东 汕头 51506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672338)资助。
摘    要: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黄土与沙漠的过渡地区,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受中纬西风与东亚季风环流的交替控制,曾发生大范围的沙漠进退,是黄土高原重要的潜在物源区。恢复该区地质历史时期的大气环流格局可为重建东亚地区的环境面貌、探讨黄土高原的物源区、检验东亚地区古气候模拟结果的有效性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但目前对高原东北部的古大气环流特征却鲜有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保存有一系列的古沙丘,可为古大气环流的重建提供直接依据。本文选取青海共和盆地一处代表性新月形古沙丘开展光释光测年研究,并通过其平面形态和前积层产状恢复了当时的古风向。
结果表明:共和盆地的风沙活动自早全新世以来开始显著减弱,此时近地面盛行与现今风向一致的西北风。前人的研究揭示出青藏高原东北部在冰期时很可能盛行西风,并存在广泛的荒漠化,因而很可能是黄土高原冰期时重要的物源区之一。而本研究指示,该区的盛行风向在早全新世以来转变为西北风,且荒漠范围显著退缩,导致其全新世不再是黄土高原的物源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盛行风向和荒漠范围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的这种变化,为理解黄土高原的粉尘物源在空间和冰期-间冰期旋回上的变化提供了依据。




关 键 词:青藏高原东北部   共和盆地   古沙丘   古大气环流   黄土物源
收稿时间:2019-08-09
修稿时间:2019-11-12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