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区域陆表热力作用时空分布及异常变化区域的成因
引用本文:徐兴奎,;金晓青,;Jason K. LEVY.中国区域陆表热力作用时空分布及异常变化区域的成因[J].中国科学D辑,2009(11):1530-1541.
作者姓名:徐兴奎  ;金晓青  ;Jason K. LEVY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029;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3]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Huxley College of the Environment,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516 High Street, Bellingham,WA, 98225, USA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6CB4036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编号:KZCX2-YW-21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675047)资助.致谢 感谢审稿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
摘    要:基于互补相关理论,通过20cm蒸发皿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中国区域1980~2000年地表热力时空变化和分布.结果显示:四川盆地为中心的长江中上游流域和黑龙江北部地区热力作用显著异常增强;新疆和云南部分区域热力作用显著减少.上述区域内低云覆盖率也同步发生显著的异常变化.通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波动数据和热带风暴频率资料证实,天气系统是造成地表热力异常分布的主要原因,并合理地解释了中国大部分区域年降水周期性和准周期性波动的成因.同时利用NOAA—AVHRR卫星遥感数据,分析了下垫面性质变化对地表热力异常分布的影响.在地表植被增加区域,地表热力作用下降;在地表植被减少强度最大的城市化周边地区,热力作用显著增强,而更大范围的热力增强却与天气系统引发的低云异常减少有关.

关 键 词:地表热力作用  西太平洋副热  带高压  低云覆盖  遥感数据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