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大瑶山地区加里东期钨矿床 |
| |
作者姓名: | 陈懋弘 党院 张志强 陈港 黄智忠 叶有乐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6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和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和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Centre for Exploration Targeting, School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35 Stirling Highway, Crawley, WA 6009 Australia;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广西柳州 545005;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广西贵港 537100 |
| |
基金项目: | 本文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改造型花岗岩钨锡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编号:2012CB416704)、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二级项目《浙闽粤火山岩区铜金矿产地质调查》(编号:DD20201173)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部门前期地质勘查项目《广西大瑶山地区多期次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研究》(编号:桂地矿地[2014]17号)共同资助 |
| |
摘 要: | 早期研究认为华南加里东期岩浆岩一般不成矿,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了一些矿床的事实打破了此观点,特别是近年来大瑶山地区与加里东期岩浆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的大量发现,进一步表明加里东期岩浆岩也能形成矿集区规模的矿产地。大瑶山地区目前已发现9处加里东期的钨矿床(点),包括社垌和玉坡2个大型矿床,已查明WO3资源量接近20万吨,矿床类型包括矽卡岩型、石英脉型和斑岩型。成矿时间集中在432~466 Ma。成矿元素以W为主,部分矿床Mo、Cu、Bi、Ag、Pb、Zn、Au也达到综合利用价值。矿石矿物以白钨矿为主。除与磁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和透辉石化的岩浆岩时空密切相关外,斑岩型、石英脉型矿床还与一组近东西向或北西向的陡立小断层和节理带有关;矽卡岩型矿床则与寒武系中的灰岩夹层密切有关,并具有元素分带性。矿床地球化学表明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集中在225~370℃,盐度w(NaCleq)集中在5%~25%,H-O-S同位素示踪显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岩。从早到晚,温度和盐度降低、pH值升高以及流体混合是造成矿石沉淀的主要机制。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属于低分异还原性的"I"型花岗岩,单体呈小的岩株和岩枝产出,但常成群成带分布,成岩时间跨度较长(432~479.6 Ma)。大瑶山地区与钨矿有关的岩体缺乏伟晶岩,未发现富铝或富含挥发分矿物,但含角闪石。地球化学判别属于钙碱性到高钾钙碱性系列,弱过铝质花岗岩;具有低分异指数,低Li、B、La/Yb和Rb/Sr,高CaO/(Na2O+K2O)、Mg/(Mg+Fe)和高固结指数、高镁铁质矿物含量和弱的Ba、Sr、P和Ti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明显右倾斜,弱的负Eu异常;全岩和锆石的Zr/Hf比值较高,说明与钨成矿有关的岩体为低分异岩体,与传统上认为含钨岩体为高分异花岗岩明显不同。升高的锆石O同位素、弱的负εHf(t)值以及1.5~1.6 Ga的TDM2年龄表明花岗闪长岩来源于中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混有一定量的地幔物质。大瑶山地区强烈的加里东期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与"华南裂谷"最终关闭导致的陆内碰撞有关。该区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强度、范围和成矿作用可与该区燕山期的媲美,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大瑶山地区新发现钨矿具有矿集区规模的事实,进一步证实华南加里东期花岗岩也能成大矿,这一结论对深入认识华南地区加里东期构造岩浆演化和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关 键 词: | 地球化学 钨矿 加里东期 低分异花岗闪长岩 大瑶山地区 广西 |
收稿时间: | 2020-05-13 |
修稿时间: | 2020-07-01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