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安徽淮河中游平原第四系研究,最早是由杨钟健、周明镇先生进行的.他们根据江苏泗洪下草湾、戚咀和泊岗村附近地层中的哺乳动物化石和瓣鳃类化石研究,将更新统自下而上划为下草湾组、泊岗组、戚咀组.六十年代初,张可迁同志根据淮北1:20万综合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对区内第四系提出了不同的划分意见,将下更新统称为下草湾组,上更新统称为下蜀组,且认为中更新统可能缺失.七十年代,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根据安徽省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在近卅年来于淮北平原施工的大量第四纪钻孔资料,将更新统自下而上建立了蒙城组、潘集组、茆塘组.显而易见,本区第四纪下限的专门性工作很不深入,基本是以岩性为分层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