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南海海底地形可视化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周冠华, 温珍河, 姜效典, 赵永超, 柳钦火, 田国良. 南海海底地形可视化分析及其地质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26(2): 139-145.
作者姓名:周冠华  温珍河  姜效典  赵永超  柳钦火  田国良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3-SW-338-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02031,40501041),“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及污染影响机理研究”(200320130004)
摘    要:海底地形是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物理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等研究的基础资料,是影响海洋要素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视化是地形数据解译的关键,它为揭示海底地形与其他海洋要素之间所蕴含的关系和规律提供了独到的方法。基于可视化工具Vertical Mapper,在MapInfo Professional中对南海海底地形信息进行了渲染图与三维可视化实现,并对地形进行了剖面分析,进而将可视化的南海海底地形信息与表层沉积物类型、流场等其他海洋要素信息进行叠加分析,由此探讨了表层沉积物类型的分布与地形、海洋动力条件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海底地形的可视化对于海洋地质现象的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海底地形  可视化  Vertical Mapper  南海
文章编号:0256-1492(2006)02-0139-07
收稿时间:2005-08-06
修稿时间:2005-08-06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