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冲绳海槽中部玄武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引用本文:韩宗珠,于航,赵广涛,吕海燕.冲绳海槽中部玄武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J].海洋科学,2005,29(6):17-21.
作者姓名:韩宗珠  于航  赵广涛  吕海燕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903003)
摘    要:1992年冲绳海槽地质调查时,在134站(126°56′7″E,27°30′0″N)共采集到3件玄武岩样品,其中1件取自134站表层样,另外2件取自134站柱状样中的118-143cm处和193- 218cm处(刀口位置)。通过对上述3件玄武岩样品的岩相学、岩石化学组成、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和锶同位素比值分析研究,认为本区玄武岩具多期次喷发特征,早期喷发形成的玄武岩中单斜辉石质量分数较低,晚期喷发形成的玄武岩中单斜辉石质量分数相对较高,表明了单斜辉石为晚期结晶堆积产物。本区玄武岩稀土配分模式与岛弧拉斑玄武岩基本一致,其87Sr与86Sr质量分数比值m(87Sr)/m(86Sr)为0.7046,亦与岛弧拉斑玄武岩相当。最后利用Rb-Sr丰度特征确定本区的地壳厚度为19-24 km。

关 键 词:冲绳海槽  玄武岩  构造背景
文章编号:1000-3096(2005)06-0017-05
修稿时间:2004年3月15日

Petrology and geochenistry of the basalt from the middle part of Okinawa
HAN Zong-zhu,YU Hang,ZHAO Guang-tao,Lü Hai-yang.Petrology and geochenistry of the basalt from the middle part of Okinawa[J].Marine Sciences,2005,29(6):17-21.
Authors:HAN Zong-zhu  YU Hang  ZHAO Guang-tao  Lü Hai-yang
Abstract:
Keywords:Okinawa Through  tholeiite  structure background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