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3·7”华北特大暴雨过程雨强精细化特征及动力和热力条件初探
作者姓名:符娇兰  权婉晴  麦子  罗琪  陈涛  李晓兰  许先煌  朱文剑  华珊  韩旭卿
作者单位: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0039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42214)、中国气象局气象能力提升联合研究专项(23NLTSZ007)和中国气象局暴雨精细化分析和预报青年创新团队专项共同资助
摘    要: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国家级和区域级地面气象观测、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地面雨滴谱仪、闪电定位仪、风廓线雷达等多源观测资料,对“23·7”华北创纪录极端降水过程中雨强的精细化特征,导致极端降水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极端降水的微物理特征及动力和热力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整个过程小时雨强表现出面弱点强的特点,局地小时、分钟级雨强具有极端性。雨强阶段性特征明显,2023年7月30日08:00至31日20:00(第二阶段)雨强最强,与多个β-MCS发展有关,并伴有后向传播及列车效应等中尺度过程,降水以中等直径、高浓度雨滴为主,具有一定量的低浓度大粒子雨滴样本,属于海洋性与大陆性混合型降水,暖云碰并与冰晶聚合融化过程共存。7月29日08:00至30日08:00(第一阶段)和7月31日20:00至8月2日08:00(第三阶段)雨强相对较小,对应于前者的MCS垂直伸展高度较低、强度不强,以暖云降水为主导,雨滴浓度高、直径中等,对应于后者的MCS发展强盛,但移动速度快,也具有海洋性与大陆性降水混合型降水特征。三个阶段的大气整层可降水量最大值均超过70 mm,第一阶段天气尺度强迫强,对流有效位能...

关 键 词:“23·7”特大暴雨  极端降水  雨强  中尺度对流系统  降水微物理特征  动力和热力条件
收稿时间:2023-10-17
修稿时间:2023-11-26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