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吉南地区万隆组燧石相微生物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
作者姓名:张德军  刘鹏举  尚晓冬  杨犇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U2244202)、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东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基金项目(编号SJ202305)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230220)联合资助的成果
摘    要:拉伸纪作为承接中元古代蓝菌时代以及成冰纪生物锐减的关键地质历史时期,是探索早期生命与环境演化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吉林南部地区地处华北板块东北缘,拉伸系发育完整、出露全,在燧石条带、燧石结核和泥页岩中富含微生物化石,是开展拉伸纪古生物学、生物地层学和古环境研究的理想地区.本次工作利用岩石切片法在吉林南部二道江地区万隆组顶部燧石中发现微生物化石6属9种,其中丝状蓝菌1属4种Siphonophycus robustum,S.typicum,S.kestron,S.solidum;球状蓝菌3属3种Eoentophysalis belcherensis,Gloeodiniopsis lamellosa,Scissilisphaera bistratosa;分类位置未定2属2种Glenobotrydion majorinum,Globophycus rugosum.这些微体化石的发现为开展万隆组古环境分析及生物地层对比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研究显示,万隆组燧石相微生物组合以发育管鞘藻席(Siphonophycus mat)为主要特征,丝状蓝菌呈横向展布,长可达400μm以上,显示原地或近原地埋藏的特点.生物群落古环境综合分析表明,吉林南部二道江地区万隆组顶部形成于潮下带或潮间带下部低能静水的沉积环境.

关 键 词:吉南地区  新元古代  拉伸纪  万隆组  微体化石
收稿时间:2023-06-22
修稿时间:2023-08-06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