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坦桑尼亚乌本迪带内花岗岩类的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许康康,刘晓阳,孙凯,何胜飞,龚鹏辉,吴兴源,孙宏伟.坦桑尼亚乌本迪带内花岗岩类的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J].地质调查与研究,2020,43(1).
作者姓名:许康康  刘晓阳  孙凯  何胜飞  龚鹏辉  吴兴源  孙宏伟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科技创新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科技创新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科技创新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科技创新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科技创新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科技创新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科技创新中心,天津300170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非洲中东部大型铜-钴资源基地评价;"海上丝绸之路非洲中东部七国资源潜力评价
摘    要:乌本迪带位于坦桑尼亚西南部,由8个地质单元构成,早期被认为是一条古元古代活动带,而后期研究发现该带经历了多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为一条复杂的活动带。本次通过对地质调查期间在乌本迪带采集的花岗岩类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得到不同地质体内花岗岩类的年龄分别为2 549±20 Ma、2 662±33 Ma及2 744±11 Ma,为新太古宙时期的岩浆作用。所有岩体年龄都位于太古宙坦桑尼亚克拉通地壳生长的主要阶段范围内,暗示乌本迪带早期可能为坦桑尼亚克拉通的一部分。根据上述研究成果,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乌本迪带自古元古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是在太古宙地壳基础上进行的,为坦桑尼亚克拉通大陆边缘遭受不同阶段的俯冲作用和伸展作用的结果。

关 键 词:锆石U-Pb年龄  太古宙花岗岩  乌本迪带  坦桑尼亚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