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秦岭丹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杨晶羽,舒遵赟,杨甫,付德亮,马丽,张丽维,薛宇泽.秦岭丹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煤田地质与勘探,2023(5):133-145.
作者姓名:杨晶羽  舒遵赟  杨甫  付德亮  马丽  张丽维  薛宇泽
作者单位: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3. 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    要: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可以调节区域水文循环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何精准评估水源涵养功能已成为当下生态水文学的研究热点。基于分布式水文土壤植被模型(DHSVM)和水量平衡法,分析秦岭丹江上游流域2010—2020年水源涵养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探明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丹江上游流域年水源涵养量平均值为61.60 mm,月水源涵养量平均值为4.3 mm,有年际和年内变化大的特征。(2)水文要素中,降水量、蒸散发量和径流量11年都呈增长趋势,水源涵养量为减少趋势。流域内水源涵养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为由东南部向西北方向递减。(3)不同时间尺度下影响水源涵养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不同。在年际尺度下,影响水源涵养量的主要气象驱动因子为降水,表现为促进作用;年内尺度下影响水源涵养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为降水和气温,分别表现为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4)丹江上游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水源涵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草地、林地、耕地。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后,草地面积增加,林地和耕地面积减少,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提高。本研究可为当地水资源管理和制定生态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水源涵养  DHSVM  水量平衡法  丹江流域  气象因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