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复杂山区上空垂直速度场和热力对流活动的理想数值模拟
引用本文:2007: 复杂山区上空垂直速度场和热力对流活动的理想数值模拟. 气象学报, (3): 341-352. DOI: 10.11676/qxxb2007.033
作者姓名:黄倩  田文寿王文张强  沈学顺张镭 康凤琴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兰州,730000;中国气象局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2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西部开发科技行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摘    要:利用英国气象局高分辨率的边界层数值模式BLASIUS,针对中国西北一个复杂山区进行了一系列的理想数值模拟,分析了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山区上空的垂直速度场分布和对流特征以及地形对热力对流活动的影响,同时讨论了与地形有关的对流触发机制.模式结果表明,复杂山区的垂直运动在稳定层结和风速较大的情况下较易预测,而在中性层结下,山区上空的垂直运动分布随机性强.在Froude数小于0.5的条件下,气流往往被山峰阻塞而在迎风坡造成地形强迫和辐合性抬升,从而易在迎风坡触发深对流活动;在背风坡则由于迎风坡的绕流重新辐合而造成垂直运动.绕流的辐合是触发深对流活动的另一重要因子.在大风或Froude数较大的条件下,地形重力波容易在山地下游被激发.地形重力波与对流活动的相互影响在模式中清楚可见.在适当的条件下,重力波除了可以与对流活动相耦合从而使气团上升到更高的高度外,重力波的走向很可能会影响到深对流系统的传播路径.研究还发现稳定度对相邻两条对流线之间的距离长短也有影响.稳定度较小时,相邻两条对流线之间的平均宽度趋向变大而单个对流线的强度也相应变大.定量化的结论和理论升华值得进一步的数值模拟研究.

关 键 词:复杂地形   热力对流   地形重力波   对流卷.
修稿时间:2006-02-25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