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沙石岛礁相白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环境分析
引用本文:修淳,张道军,翟世奎,刘新宇,曹佳琪,毕东杰,陈奎.西沙石岛礁相白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环境分析[J].海洋通报,2017,36(2):151-159.
作者姓名:修淳  张道军  翟世奎  刘新宇  曹佳琪  毕东杰  陈奎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山东青岛266033,中海石油(中国) 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海石油(中国) 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摘    要:西沙群岛是南海生物礁体系发育的典型地区,也是我国生物礁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重点区域。对采自西沙石岛"西科1井"岩心7层共107个白云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REE)含量测试分析,旨在通过分析白云岩层的REE地球化学特征,探讨西沙岛礁白云岩的成岩环境及其与古气候事件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西沙石岛礁相碳酸盐岩中7层白云岩具有相似的REE地球化学特征(含量、配分模式和元素异常等),表明其形成于相近的成岩环境;埋藏压实及其所导致的成岩作用未造成白云岩层中REE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白云岩的REE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反映了白云岩化作用的成岩环境及成岩流体的性质;多种地球化学指标(REE、Sr含量和碳、氧同位素特征)表明,西沙岛礁白云岩主要形成于高盐海水作用条件下的低温偏氧化环境,潟湖环境下高盐卤水的渗透回流作用是导致白云岩层形成的主要形式;白云岩的形成在时间上与中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冷事件相对应,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升降控制了岛礁白云岩层的分布;由于气候变冷在岛礁周围形成礁滩潟湖,相对封闭的潟湖和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气候环境形成高盐度卤水,这种比重较大的高盐卤水沿孔隙下渗,交代蚀变早先形成的方解石类碳酸盐,从而形成了西沙岛礁中的白云岩层。

关 键 词:西沙石岛岛礁  西科1  井岩心  白云岩层  稀土元素  成岩环境  古气候变化
收稿时间:2015/12/8 0:00:00
修稿时间:2016/3/4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