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黔西罐子窑地区叠加变形及其对铅锌矿床的控制作用
作者姓名:张德明  何良伦  曾广乾  杨坤光  戴传固  张慧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 贵阳550005
2. 贵州省地矿局113地质大队,贵州六盘水,553000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5.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 贵阳,550005
基金项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区域构造特征、构造演化与矿产空间分布关系研究”和贵州省地矿局“贵州普安罐子窑-水城花嘎地区构造变形及其对铅锌矿控制”联合资助。
摘    要:黔西罐子窑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自中生代进入板内发展阶段之后,发生了多期次复杂构造叠加变形。第一期变形(早燕山期:J3-K1)以自东向西挤压收缩为主,形成了近南北向的褶皱与断层构造体系,发育褶皱轴面以东倾、断层以向西逆冲滑脱占主导地位的变形特征。中上泥盆统火烘组、榴江组泥灰岩和硅质、钙质粘土岩为重要滑脱面,滑脱层本身变形复杂,其上部褶皱相对平滑开阔而下部褶皱相对紧闭。第二期变形(晚燕山期:K2-E)以自北向南挤压收缩为特点,横跨叠加在早期变形之上,表现为早期近南北向褶皱发生枢纽倾伏、断层发生张剪性活动,伴随多层次向南滑脱,在南部形成了轴面北倾的近东西向褶皱(局部倒转)和向南逆冲的断层,并切割南北向构造,喜山早期使得断裂再次活动与调整。区内铅锌矿体分为两类产出状态,一是顺层平缓产出,明显受顺层滑脱与低角度断层控制;另一类是陡倾产出,受陡倾张剪性断层控制。平缓者多形成于早、晚燕山期,而陡倾者多形成于构造转换期或喜山早期。

关 键 词:滑脱作用  叠加变形  铅锌矿床  构造控矿  罐子窑地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贵州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贵州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