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浙江晚中生代雁荡山地貌成因及其与火山构造协同性演化规律
作者姓名:段政  张翔  卢琴飞  陈荣  余明刚  洪文涛  褚平利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江苏南京,210016;2)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浙江温州,325614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90603)、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火山岩国际对比研究(科研)项目(编号NJZX- K- 2020- 28)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科研发展基金项目(编号2019012)联合资助的成果。
摘    要:浙江雁荡山是东南沿海一座典型的晚中生代破火山,以发育丰富的白垩纪流纹质火山岩地貌为特色,主要包括火山岩相剖面和火山岩地貌两种类型地质遗迹。本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研究及遥感图像分析,进一步将其中火山岩相剖面划分为溢流相、基底涌流相、火山碎屑流相、空落相剖面地质遗迹四小类;火山岩地貌分为叠嶂、锐峰和岩洞地貌地质遗迹三小类,并综合分析了其分布规律与成因演化过程。研究表明这些地质遗迹的分布和演化明显受到火山构造与火山岩相的控制。另外,研究区显著发育3级夷平面,反映其至少经历过3期隆升- 剥蚀事件,是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及印度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综合影响结果,同时其也是研究流纹质火山岩地貌成因与演化过程的理想基地。

关 键 词:地貌演化  流纹岩  晚中生代  雁荡山  东南沿海
收稿时间:2021-04-06
修稿时间:2021-06-02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