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关中盆地腹部深层地下热水δ~(18)O富集主控因素的再认识
引用本文:马致远,吴敏,郑会菊,许勇,孟阳,党书生.对关中盆地腹部深层地下热水δ~(18)O富集主控因素的再认识[J].地质通报,2018(Z1).
作者姓名:马致远  吴敏  郑会菊  许勇  孟阳  党书生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旱区地下水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开展关中盆地腹部深层地下热水起源成因的研究,对推动研究区地下热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意义重大。中国大多数地下热水赋存地区的热水样点与现代循环水的关系密切,多属循环型热水,而关中盆地深层地下热水却远离大气降水线,δ~(18)O漂移显著,对此,国内外学者专家对引起关中盆地地下热水δ~(18)O富集的主要因素有不同的认识。应用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结合关中盆地地质构造演化,对关中盆地不同构造单元深层地下热水δ~(18)O富集的主控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关中盆地深层地热水δ~(18)O富集的因素是多元的,因热储环境开发度而异,在较封闭的热储条件下,其主控因素是水岩反应。热储蒸发实验的结果表明,深层地热水在进入地层前作为补给水源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蒸发作用,入渗后进入较封闭热储环境时则主要受控于水岩作用的影响,且受水岩反应的影响程度为固市凹陷咸礼断阶东咸礼断阶西及西安凹陷。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