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强度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中国近海鲐鱼栖息地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郭爱 张扬 余为 陈新军 钱卫国 李曰嵩 |
| |
作者单位: | 1.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12;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浙江 舟山 316021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2017M611612);上海市科委地方院校能力建设计划项目(15320502200);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启动基金(A2-0203-17-100313);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A1-0203-00-2009-5);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QNXH1818)。 |
| |
摘 要: | 鲐鱼是中上层鱼类,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其种群受到气候和海洋环境的显著影响。本文根据2006-2015年7-9月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中国近海鲐鱼捕捞和海表温度以及海面高度两个关键环境因子的数据,构建了基于捕捞努力量的鲐鱼综合栖息地指数模型,分析研究了在不同强度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条件下鲐鱼栖息地适宜性的变动规律。通过计算和交叉验证,结果发现,基于算术平均法的栖息地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鲐鱼渔场栖息地适宜性指数。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鲐鱼渔场主要作业海域范围内海表温度异常与栖息地指数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海表面高度异常与栖息地指数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强度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鲐鱼种群影响不同,具体表现为:相对于中强度厄尔尼诺事件(或中强度拉尼娜事件),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或强拉尼娜事件)驱动鲐鱼主要作业海域内温度下降(或上升),海面高度上升(或降低),鲐鱼渔场适宜栖息地面积显著减小(或增大),导致鲐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骤减(或显著增加)。研究表明,中国近海鲐鱼栖息地适宜性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显著相关,且随着异常气候事件强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
关 键 词: | 鲐鱼 厄尔尼诺 拉尼娜 不同强度 栖息地变动 中国近海 |
收稿时间: | 2018-01-18 |
修稿时间: | 2018-03-2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