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凌源牛营子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层序及区域对比 |
| |
作者姓名: | 徐刚 赵越 吴海 张栓宏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河北,燕郊,10160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
| |
基金项目: | 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燕山地区中生代陆内造山过程的地质记录”(编号:DKD2001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132020) |
| |
摘 要: | 本文根据重新理清的辽西凌源牛营子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层序及时代,讨论其区域地层对比.晚三叠世晚期的邓杖子组是一套崩滑流为主的碳酸盐角砾,其为区域印支期构造运动的造山记录,与京西、冀北杏石口组、辽西北票羊草沟组(坤头菠罗组)可以对比;早侏罗世水泉沟组与京西、冀北南大岭组、辽西北票兴隆沟组层位相当,且各组火山岩时代基本相同;中侏罗世早期郭家店组底部含煤段与京西上窑坡组、冀北下花园组中部、辽西北票组中上部植物组合面貌一致;中侏罗世中期郭家店组砾岩段是燕山期构造变形主幕的产物,北京西山龙门组、冀北下板城下花园组上部、辽西北票海房沟组都是该期的记录,层位相当;辽西中侏罗世中晚期蓝旗组底部的时代为158±1Ma,与京西、冀北髫髻山组安山岩的同位素年龄总体一致.这说明差异较大的燕山板内造山带三叠纪-中侏罗世盆地的沉积记录显示了相似的演化规律.
|
关 键 词: |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 地层层序 区域地层对比 辽西凌源 牛营子地区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