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阻尼体系地震能量输入及阻尼能量耗散计算分析
引用本文:朱敏,朱镜清,姚保华,郭明珠,裴强.不同阻尼体系地震能量输入及阻尼能量耗散计算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24(4):50-55.
作者姓名:朱敏  朱镜清  姚保华  郭明珠  裴强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基金项目: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101057)
摘    要:本文给出了复阻尼体系地震能量输入及阻尼能量耗散计算公式。利用天津、E1Centro、迁安记录及Mexico地震Cale记录计算了复阻尼及粘性阻尼体系的地震能量输入及阻尼能量耗散,并绘制了相应的时程曲线。计算所用阻尼比取0.1及0.05,周期分别取0.3s,0.5s,1s,1.5s及5s。通过计算我们观察到,除迁安记录外,在其它几个地震作用下,对固有周期小于1s的短周期结构,复阻尼体系能量输入及阻尼能量耗散时程曲线值高于相应的粘性阻尼体系(对迁安记录固有周期需小于0.5s)。对中周期结构,两组曲线相近,对于长周期结构,复阻尼体系的能量时程曲线值低于相应的粘性阻尼体系值。对于每个地震记录,有一个临界值,体系的固有周期小于此值时,不同阻尼模型的能量输入、阻尼能量耗散时程曲线值无大差异,当周期大于此值时,不同阻尼模型的能量输入及阻尼能量耗散时程曲线差异较大。复阻尼体系对周期的敏感程度远大于粘性阻尼体系。当周期不变,阻尼比增大时,在峰值点之后,复阻尼体系能量时程曲线基本无大的变化,粘性阻尼体系能量时程曲线有抬高趋势。

关 键 词:复阻尼  粘性阻尼  地震能量输入  能量耗散
文章编号:1000-1301(2004)04-0050-06

Calculating analysis of energy input and dissipation of systems with different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Zhu Min,Zhu Jingqing,Yao Baohua,Guo Mingzhu,Pei Qiang.Calculating analysis of energy input and dissipation of systems with different damping characteristic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4,24(4):50-55.
Authors:Zhu Min  Zhu Jingqing  Yao Baohua  Guo Mingzhu  Pei Qiang
Abstract:
Keywords:structural damping  viscous damping  seismic energy input  damping energy dissip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