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东部地区深部结构的层析成像
引用本文:郑洪伟,耿树方,杨贵,刘淑聪.中国东部地区深部结构的层析成像[J].地质通报,2012,31(7):1069-1077.
作者姓名:郑洪伟  耿树方  杨贵  刘淑聪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2. 福建省地震局,福建福州,350003
3. 防变科技学院仪器系,河北 廊坊,0652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研究》,《藏北幔源火山岩区下的地震学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苏鲁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层析成像研究》,国土资源部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班怒成矿带西段铜金成矿背景地球物理探测与深部结构综合研究》,国家专项深部探测技术实验与集成项目SinoProbe-2下的第五课题《多尺度成像技术实验与中亚/东亚地壳上地幔速度和密度成像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创新项目《三河-平谷断裂构造特征地球物理反演综合研究》
摘    要:利用中国国家台网60个宽频带地震台站和国际地震中心(ISC)592个台站分别记录的1996—2007和1990—2004的震相报告,从中提取出可供反演使用的远震事件9806个,共12078个高质量的P波初至走时数据,对中国东部地区进行了远震P波层析成像研究。结果显示,在五大连池火山区和大同火山区有明显的低速异常,大同火山源区较深。另外几个明显的低速区分别分布在广东地区、渤海湾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的高速特征和扬子板块的低速特征在纵剖面图像上也较为明显。中国东南部的软流圈中存在大面积的地幔上涌,认为是由板块之间的碰撞俯冲、引起大尺度地幔横向流动造成的,而太平洋板块的作用局限于其俯冲的"远程效应",为大范围的软流圈物质上涌提供了东侧的深部动力条件。

关 键 词:中国东部  远震层析成像  低速带  地幔上涌

Deep structure beneath eastern China from teleseismic P-wave tomography
ZHENG Hong-wei , GENG Shu-fang , YANG Gui , LIU Shu-cong.Deep structure beneath eastern China from teleseismic P-wave tomography[J].Geologcal Bulletin OF China,2012,31(7):1069-1077.
Authors:ZHENG Hong-wei  GENG Shu-fang  YANG Gui  LIU Shu-cong
Institution:1.Institute of G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 2.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03,Fujian,China 3.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Langfang 065201,Hebei,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