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遥感GPP模型在高寒草甸的应用比较
作者姓名:王旭峰  马明国  李新  宋怡  谭俊磊  黄广辉  于文凭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遥感观测系统试验站;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09CB4213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EW-31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编号:2009AA122104)
摘    要:随着遥感数据时空分辨率的提高,大范围实时监测总初级生产力GPP(GrossPrimaryProductivity)的变化成为可能。本研究收集了黑河流域阿柔冻融观测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和MODIS数据,驱动VPM、TG、VI和EC-LUE4个模型估算了该站点的GPP,并应用涡动相关观测的GPP验证了模拟结果,并比较了这4个模型的模拟精度。结果表明:阿柔站2009年的涡动相关观测的GPP、NEE(NetEcosystemExchange)和ER(EcosystemRespiration)分别为:804.2gC/m2/yr、129.6gC/m2/yr和673.6gC/m2/yr。该站点光合作用固定的碳有83.8%通过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释放到大气中。基于遥感的GPP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高寒草甸的GPP,全年的判定系数在0.94以上,生长季的判定系数大于0.84。

关 键 词:高寒草甸  总初级生产力  光能利用率模型  MODIS  涡动相关观测系统
收稿时间:2011-08-01
修稿时间:2012-01-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