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磁扰动事件期间全球电离层的扰动形态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尚社平 郭兼善 史建魁 张满莲 刘其俊 罗熙贵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天气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天气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天气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天气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天气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天气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970 4 0 57,49990 4 0 54) . |
| |
摘 要: | 利用全球电离层台站提供的观测数据,分析 了5次不 同类型磁暴事件期间全球电离层F2层f0F2和hmF2的扰动变化. 主要结果 表明:对于延迟型主相磁暴S(C)和S(E),中高纬电离层首先会出现明显的正相扰动,随 后是明显延迟的负相扰动,负相扰动覆盖范围广,甚至扩展到低纬区, 且持续时间很长, 恢 复及其缓慢,其中S(C)型的扰动更为明显; 对于非延迟型主相磁暴S(A)、S(B)和 S(D ),高纬电离层正相扰动持续时间较短甚至不出现,中高纬电离层负相扰动的出现、发展和 恢复也相对较快; 磁暴主相强度的大小会对电离层负相扰动的强度、发展和持续时间产生一 定的影响; 高纬电离层扰动在非延迟型主相磁暴恢复相期间会出现明显的地方时效应,地方 时效应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强,并且会明显影响到中低纬电离层的扰动;电离层扰动从高纬到 低纬的变化趋势为:f0F2的扰动由负相向正相转化,hmF2的增加由全天出现趋向于只存在于夜间,反映了不同扰动物理机制的作用.
|
关 键 词: | 磁暴类型 电离层暴 全球性 |
文章编号: | 0001-5733(2003)01-11-07 |
收稿时间: | 2001-08-14 |
修稿时间: | 2002-05-0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