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老万场红色粘土型金矿矿床成因探讨 |
| |
作者姓名: | 杨竹森 高振敏 罗泰义 饶文波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A(KZ 95 1 A1 40 4 0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8730 2 1)资助 |
| |
摘 要: | 1矿床地质特征。老万场金矿位于晴隆县城南约23km,地处黔西南金矿成矿区,与大厂锑矿共处于碧痕营短轴背斜核部。矿区内出露基岩为茅口组中上部的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夹含燧石结核灰岩,外围分布有上二叠统“大厂层”硅质岩、峨眉山玄武岩和龙潭组。区内岩溶十分发育,沿北东东向安谷断裂形成狭长的岩溶谷地,两侧山坡上遍布小规模的岩溶洼地、沟槽和漏斗。在岩溶低地内充填有松散的红色粘土层,金矿体即赋存在红色粘土层中。
|
关 键 词: | 红色粘土型金矿 矿物特征 矿床成因 老万场金矿 贵州晴隆 |
修稿时间: | :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