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西地区生态敏感性演变格局及分区治理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邓晓红,宋玉琳,李宗省,赵婷婷.河西地区生态敏感性演变格局及分区治理北大核心CSCD[J].中国沙漠,2023(5):232-240.
作者姓名:邓晓红  宋玉琳  李宗省  赵婷婷
作者单位:1.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730000;2.兰州大学经济学院730000;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730000;4.中国科学院大学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288);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405);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JR7RA505)。
摘    要:生态敏感性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实施生态功能区划的重要指标,可作为区域生态修复与分区治理的重要依据。以河西地区为例,首先针对沙漠化、水土流失、盐渍化、生境质量等生态问题,耦合空间距离指数模型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其次,运用格网编码法对河西地区生态敏感性波动强度及波动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探明生态敏感性演变进程中主要驱动因子;最后,基于生态敏感性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生态治理分区。结果表明:(1)河西地区生态敏感性具有明显空间分异性,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状况;(2)生态敏感性稳定区占主导地位,面积占比为46.54%;(3)生境质量敏感性对河西地区生态敏感性解释力最强;(4)河西地区可划分为优化治理区、管控治理区、长效治理区、综合治理区4个生态分区,分区面积占比分别为32.08%、27.80%、11.30%、28.82%,对于不同分区特征建议实施不同的生态治理策略。

关 键 词:生态敏感性  分区治理  空间距离模型  河西地区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