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呼伦贝尔沙地风成砂-古土壤剖面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赵延卓,谢远云,康春国,迟云平,孙磊,吴鹏,魏振宇.呼伦贝尔沙地风成砂-古土壤剖面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北大核心CSCD[J].中国沙漠,2023(5):85-96.
作者姓名:赵延卓  谢远云  康春国  迟云平  孙磊  吴鹏  魏振宇
作者单位:1.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150025;2.哈尔滨师范大学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150025;3.哈尔滨学院地理系15008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006,41871013)。
摘    要:沙地和沙漠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地质档案载体,记录着丰富的气候演化和沙漠变化信息,尤其是位于东亚温带季风区的呼伦贝尔沙地,蕴含着丰富的东亚季风和人类活动信息。然而受沙丘流动性影响及研究手段的匮乏,目前对于呼伦贝尔沙地全新世以来的气候信息知之甚少。本研究针对呼伦贝尔沙地两个典型风成砂-古土壤沉积序列,进行了多指标如粒度、磁化率、色度、地球化学和总有机碳(TOC)分析,同时结合岩性特征重建了呼伦贝尔沙地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化历史。结果表明:两个剖面古土壤层的细颗粒组分、磁化率、化学蚀变指数(CIA)、Rb/Sr、TOC呈高值,而(CaO+Na2O+MgO)/TiO2和亮度呈低值。此外,在6356±31~2235±51 cal.a BP和1620±42~498±17 cal.a BP年龄阶段出现两个明显的变化趋势,指示了呼伦贝尔沙地气候向暖湿方向的逆转,且风成砂层(气候干冷)向古土壤层(气候暖湿)过渡是逐渐进行的,而由古土壤层(气候暖湿)向风成砂层(气候干冷)过渡是骤然变化的。通过与呼伦贝尔沙地古土壤年龄汇编对比,当前研究的古土壤发育年代与邻区的气候暖湿期对应较好,表明呼伦贝尔沙地的正逆演化过程受区域气候演化控制。沙地古土壤发育时间与太阳辐射高值相对应,表明太阳辐射驱动的东亚夏季风变化是呼伦贝尔沙地气候逆转的主要因素。此外,近2000年来人类活动的增强可能对风沙活动加剧造成了一定影响。

关 键 词:呼伦贝尔沙地  全新世  气候变化  风成砂-古土壤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