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是“岩溶碳汇”还是“岩溶碳通量”?
作者姓名:张 莹  李 强
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GXNSFGA139010, 2014GXNSFCA118012, 桂科合14123001-13)
摘    要:
大气碳收支不平衡问题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决定了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速度和程度。在过去50年,陆地和海洋作为全球碳循环的主要汇呈增加趋势,而岩溶作用(CaMg(CO_3)_2+2CO_2+2H_2O  Ca~(2+)+Mg~(2+)+4 HCO_3~-)则通过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层)的密切联系成为联系陆地和海洋碳库的纽带。尽管岩溶作用在水循环和生物圈的作用下,每年可产生约8亿t的碳通量,使岩溶作用过程成为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目前研究技术手段和认识水平的条件下,将岩溶作用这一可逆过程直接认定为岩溶碳汇有不妥之处。因此,在没有涉及生物固碳效应的前提下,应当将岩溶作用参与的碳循环表述为岩溶碳通量。

关 键 词:岩溶;碳汇;碳通量;碳循环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