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江口外海区叶绿素a浓度分布及其动力成因分析
引用本文:朱建荣.长江口外海区叶绿素a浓度分布及其动力成因分析[J].中国科学D辑,2004,34(8):757-762.
作者姓名:朱建荣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 G1999043803),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育和科研奖励基金项目资助
摘    要:2000年8月在长江口外海区应用现代化的观测设备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观测. 现场观测资料分析表明, 长江口外海区浮游植物的爆发存在着两个源. 面积广、强度大的一个源存在于表层的羽状锋区, 是由长江径流入海携带大量营养盐造成富营养化和低浊度海水产生良好的光透射引起光合作用产生的. 光合作用产生叶绿素a, 同时释放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 故出现高浓度叶绿素a分布对应于高浓度溶氧和pH值分布. 面积小强度弱的一个源位于台湾暖流的温跃层中, 但高浓度的叶绿素a并不对应于高浓度的溶氧和pH值, 可能是由台湾暖流的远距离平流作用产生的. 长江大量营养盐入海造成的富营养化是产生长江口外海区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 福建和浙江沿岸海区发生的赤潮可能随台湾暖流影响到长江口外海区. 三维数值模式模拟的流场分布支持上述结论.

关 键 词:长江口外海区  现场观测  赤潮  富营养化  台湾暖流
收稿时间:2003-08-25
修稿时间:2003年8月25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