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围填海工程对三门湾纳潮量和水交换的影响
引用本文:韩慧慧,高飞,丁咚,等. 围填海工程对三门湾纳潮量和水交换的影响[J]. 海洋地质前沿,2024,40(5):40-50. DOI: 10.16028/j.1009-2722.2022.237
作者姓名:韩慧慧  高飞  丁咚  马乐
作者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 266100;2.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 26623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口三角洲生态环境地球观测应用研究”(2019YFE0127200)、海岸带生态地质调查工程“重要河口及湿地滩区生态地质调查”(DD20221775)
摘    要:
以浙江省三门湾为研究区域,基于MIKE21水动力模型模拟了三门湾及附近海域2000、2009和2019年的水动力特征,分析探讨围填海工程对三门湾纳潮量及水交换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2000、2009和2019年的最大纳潮量分别为5.06×109、4.95×109和4.85×109 m3, 最小纳潮量分别为1.92×109、1.90×109和1.80×109 m3,平均纳潮量分别为3.55×109、3.39×109和3.21×109 m3。围填海工程致使2000—2009、2009—2019年平均纳潮量分别减小了4.51%和5.31%;通过保守物质浓度扩散来定量分析三门湾的水交换能力,得到2000年半交换周期介于 21~27 d,2009 年半交换周期介于23~29 d,2019 年半交换周期介于23~30 d。
湾内保守物质浓度减少90%的时间周期分别为2000年58 d,2009年延长了7 d达到65 d,2019年继续延长至69 d。三门湾的围填海工程削弱了湾内的水动力条件和水交换能力,可进一步影响泥沙输运和水质环境。


关 键 词:数值模拟  水动力  三门湾  纳潮量  水交换能力
收稿时间:2022-08-30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前沿》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前沿》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