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湾及附近海域悬沙粒度与影响因素 |
| |
引用本文: | 毕云天, 胡日军, 陈娟娟, 李毅, 伊兆晗, 陈晓磁, 朱龙海, 尹砚军, 刘波. 福宁湾及附近海域悬沙粒度与影响因素[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4, 44(1): 15-29.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23010902 |
| |
作者姓名: | 毕云天 胡日军 陈娟娟 李毅 伊兆晗 陈晓磁 朱龙海 尹砚军 刘波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 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100;3.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宁德 352100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部科技项目“霞浦核电海岛厂址开发利用研究”(HNKJ20-H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半岛海湾对泥沙的捕获机制——以威海湾为例”(41776059) |
| |
摘 要: | 基于闽北福宁湾及附近海域冬、夏两季水文泥沙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悬沙的粒度特征,探讨了影响悬沙粒度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以及悬沙粒度与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常天气下,研究区悬沙中值粒径普遍大于6.5Φ。悬沙粒度具有“冬细夏粗”的季节分布特征;受潮动力影响,悬沙粒度大小潮变化明显;潮周期内悬沙粒径变化规律不明显。悬沙粒级-标准偏差曲线显示两种主要的敏感粒级分布范围为2.8~3.4μm和21.1~25.1μm。悬沙粒度“冬细夏粗”的季节差异主要受底质再悬浮和泥沙来源的影响。冬季悬沙粒径与浓度的相关性不明显,夏季两者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悬沙粒径随悬沙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这种季节差异可能与悬沙来源和混合作用有关。夏季悬沙粒径的粗化可能与细颗粒发生絮凝沉降有关。
|
关 键 词: | 悬沙粒度 时空变化 季节差异 影响因素 福宁湾 |
收稿时间: | 2023-01-09 |
修稿时间: | 2023-02-20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