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型浅水湖泊沉积成岩模型不确定性与敏感性分析——以氮为例
引用本文:程月,李一平,施媛媛,唐春燕.大型浅水湖泊沉积成岩模型不确定性与敏感性分析——以氮为例[J].湖泊科学,2020,32(6):1646-1656.
作者姓名:程月  李一平  施媛媛  唐春燕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203,2016YFC0401703)、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4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9071,51779072,51809102)、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51421006)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联合资助.
摘    要:随着太湖流域控源截污和面源整治的推行,底泥释放成为太湖不可忽视的污染源.本文基于EFDC模型构建太湖沉积成岩模型以动态模拟底泥释放过程,以氨氮和硝态氮为水质目标,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抽取沉积成岩模型的18个参数进行不确定性分析,采用标准秩逐步回归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大型浅水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的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扩散过程对底泥氮的释放影响很大,太湖氮浓度的不确定性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并且受藻类生长影响;随藻类生长生化反应参数的敏感性逐渐减弱,动力参数的敏感性逐渐增强,氨氮的主要敏感参数为孔隙水扩散系数和最优硝化反应速率,贡献率分别是41.68%和37.82%,硝态氮的主要敏感参数为孔隙水扩散系数和表层反硝化作用反应速率,贡献率分别是29.15%和42.34%,这些参数的取值需予以着重考虑.本研究识别出太湖底泥氮释放的关键物化过程,为模型调参提供优先级并给出优化区间,对减小模型的不确定性、提高模型精度有参考意义,为定性指导大型浅水湖泊底泥释放的室内实验模拟提供依据.

关 键 词:太湖  浅水湖泊    底泥释放  不确定性  敏感性  沉积成岩
收稿时间:2019/12/2 0:00:00
修稿时间:2020/2/24 0:00:0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湖泊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泊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