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黔西南一次中β尺度强对流天气分析
作者姓名:杨春艳  陈杨  杨秀庄  孟庆怡  杨帆  李力  孔德璇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气象局,贵州 兴义 562400;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气象局,贵州 都匀 558000;贵州省气象台,贵州 贵阳 550002
基金项目:黔西南州科技局项目(204-49):黔西南州大冰雹数值概念模型的研制;黔西南州气象局科研项目(2019-13):“最大频率匹配法”降水预报订正方法本地化研究。
摘    要:2020年5月2日,黔西南出现中β尺度的强对流天气,安龙钱相出现42m/s灾害性大风,最大冰雹直径普安罗汉25mm,最大小时雨强册亨站66mm/h。对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NOAA的HYSPLIT模式同期驱动资料等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过程主要受高空槽、中低层切变线、地面辐合线、云南热低压等系统共同影响;(2)大气不稳定层结明显,零度层高度和-20℃层高度利于降雹,0-6km垂直风切变和干暖盖指数利于大风,水汽条件好利于短时强降水,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模拟出四条兴仁站水汽输送路径:本地、西、西南、东北路径;(3)过程中卫星红外云图上为椭圆形雹暴云团发展移动,TBB中心低于-60℃,对流云顶伸展较高;(4)三条回波路径均为西北-东南方向;大冰雹发生时,雷达回波呈现“钩状”、三体散射长钉、回波悬垂、风暴顶强辐散、垂直液态含水量跃增、高回波顶高等特征;短时强降水发生时,存在回波质心低、低层强烈径向辐合、雷达产品雨强大等特点;(5)安龙钱相发生42m/s灾害性大风时,65dBz反射率因子核位于6km,回波梯度大,反射率因子核迅速下降,存在侧向入流槽口、径向正负速度对、深厚中层径向辐合、风暴顶强烈辐散、明显旋转等特征,正速度模糊达35m/s;特殊地形的“狭管效应”对产生本次灾害性大风有增幅作用。

关 键 词:强对流  中β尺度  下击暴流  反射率因子剖面
收稿时间:2021-02-01
修稿时间:2021-08-11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低纬山地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低纬山地气象》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