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16年冬季京津冀豫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研究
作者姓名:江琪  王飞  张恒德  吕梦瑶  何佳宝
作者单位: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浙江省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宁波 31501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203301)、国家基金委重点研究项目 (91644223)和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8 092)共同资助
摘    要:
利用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北京、天津、石家庄和郑州的PM2.5质量浓度、反应性气体质量浓度及其相对应的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大气污染的理化特征、传输和生消规律。结果表明:北京、石家庄、天津及郑州的PM2.5质量浓度分布频率均有两个较为明显的峰值,四个地区PM2.5质量浓度分布频率最高时均值分别为10.1、19.2、40.0和47.1μg·m^-3,大气的氧化程度为北京最低,其次为石家庄、天津,郑州最高。四个研究地区的交通源对环境大气污染均有重要贡献。PM2.5和CO的相关性在低相对湿度时高于高相对湿度时;而PM2.5和NO2的相关性在相对湿度较大时高于相对湿度较小时。四个研究地区的PM2.5质量浓度均随风速的增大呈快速降低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其中北京、石家庄和郑州的风速阈值均为3m·s^-1,天津地区为4m·s^-1。受上游污染地区的影响,偏南风的输送作用滞后20~30h达到最大,而偏北风的影响作用在滞后8~12h达到最大。

关 键 词:PM2.5  气象要素  风速  反应性气体
收稿时间:2018-02-21
修稿时间:2019-03-14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