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2018年汛期气候的先兆信号及预测效果评估 |
| |
作者姓名: | 陈丽娟 顾薇 龚振淞 任宏利 |
| |
作者单位: |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44,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4532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C03B04)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5067和41275073)共同资助 |
| |
摘 要: | 准确预测了2018年我国汛期降水"南北多,中间少,旱涝并重"的总体布局,尤其是准确预测了黄河流域降水异常偏多,而长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少的特征;对2018年东部地区季节内雨季进程前晚后早和夏季全国大部气温正常到偏高的预测也与实况一致;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生成和登陆我国的数量偏多、西北行和北上为主的移动路径、活跃程度前强后弱的预测与实况吻合。2018年汛期气候预测重点分析了冬季达到盛期的拉尼娜事件及其衰减后热带印度洋海温偏低有利于东亚夏季风偏强的机理,还参考了国内外动力气候模式预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菲律宾为气旋式异常环流的结果。对先兆信号影响的诊断分析以及动力模式的结果均预测东亚夏季风明显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因此拉尼娜事件和印度洋海温对其滞后响应的偏冷特征是有利于预测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北方地区降水偏多的重要先兆信号。
|
关 键 词: | 拉尼娜事件 东亚夏季风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夏季降水 评估 |
收稿时间: | 2019-02-11 |
修稿时间: | 2019-02-2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