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群矿开采条件下山西潞安矿区的地下水流场变化
引用本文:代锋刚,张发旺,王滨,韩占涛,么红超,胡博文.群矿开采条件下山西潞安矿区的地下水流场变化[J].地球学报,2018,39(1):94-102.
作者姓名:代锋刚  张发旺  王滨  韩占涛  么红超  胡博文
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 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河北地质大学, 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地质大学, 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 41130637);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 ZD2014023; QN2015061);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 15273630);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 KF201605)
摘    要:煤炭开采导致区域含水层结构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态势,是煤矿区地下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本文以山西长治盆地潞安矿区为例,通过野外调查、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群矿开采驱动下含水层结构破坏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通过砂槽模拟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煤层开采形成采动裂隙发育基本限制在完整基岩内,使得隔水底板黏土岩发生弯曲变形,承压含水层水位下降形成层间疏干区,对第四系潜水含水层流场影响甚微,潜水水位没有明显下降;2)隔水层有效厚度变薄的局部地区,由于采动裂隙切穿隔水层,导致该区潜水含水层消失;3)采煤造成的类似"溯源侵蚀",引发原本隔离的地下水系统间的地下水袭夺现象,矿井水补给量有所增加。

关 键 词:计算机模拟    物理模拟    相似材料模型    群矿开采    含水层结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