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黔东铜仁地区寒武系热液白云岩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引用本文:李驰,潘文,杜远生.黔东铜仁地区寒武系热液白云岩特征及其成矿意义[J].古地理学报,2018(5).
作者姓名:李驰  潘文  杜远生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3地质大队
摘    要:黔东铜仁地区寒武系清虚洞组和娄山关组中分布有多处热液白云岩,其形态包括块状、透镜状、角砾状等。通过露头及薄片观察、流体包裹体温度测定、稀土元素和锶同位素分析,笔者探讨了研究区不同类型热液白云岩的形成机制、热液性质与来源及其与铅锌成矿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1)热液白云岩由中粗晶—巨晶鞍状白云石组成,形成温度为96~223℃,平均为155.86℃;盐度为8.28~16.15 wt%Na Cl,平均为12.30wt%Na Cl;具有轻稀土富集和Ce负异常特征,LREE/HREE为16.51,δCe为0.79,87Sr/86Sr为0.708662。(2)块状和透镜状热液白云岩形成于交代作用较完全的环境,角砾状热液白云岩可能形成于水力破裂作用;白云石化流体可能来自包括震旦系碳酸盐岩在内的下伏地层,断层和裂缝为其运移通道。(3)白云石化流体与区域铅锌成矿流体温度、盐度和地球化学特征相近,来源相同或相似;热液白云岩中含有少量成矿物质,应形成于铅锌主成矿期前后。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