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龙山榴辉岩的退变质显微结构及相关的物质迁移——南苏鲁榴辉岩退变质过程中流体活动的证据
引用本文:杨天南,徐文华,陈方远.青龙山榴辉岩的退变质显微结构及相关的物质迁移——南苏鲁榴辉岩退变质过程中流体活动的证据[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4,23(3):236-252.
作者姓名:杨天南  徐文华  陈方远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2. 河北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队,河北,张家口,0750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资助项目(2003CB716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99141)
摘    要:对南苏鲁青龙山榴辉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的详细观察表明,其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石 绿辉石Ⅰ 蓝晶石 金红石( 柯石英),基本无含水矿物,并被第二期矿物(或组合)逐步替代,形成后成合晶或冠状体假像,即:绿辉石Ⅰ→绿辉石Ⅱ 钠长石 铁氧化物后成合晶,金红石→金红石 钛铁矿,蓝晶石→钠云母。第二期矿物又被第三期矿物(组合)替代:绿辉石Ⅱ( 钠长石 铁氧化物)→角闪石( 斜长石 铁氧化物),石榴石→韭闪石 铁氧化物。绿帘石与石英是最晚期流体沿微裂隙活动的产物。详细的矿物成分分析及成分迁移估算结果显示,早期后成合晶的形成过程产生多余的Fe、Mg、Na,但消耗部分Ca、Si。产生的Mg、Fe迁移到石榴石边部,引发石榴石内部的(Mg,Fe)/Ca交换,在石榴石颗粒中形成向边部Ca降低、Mg和Fe升高的成分环带。交代产生的Ca被后成合晶消耗,而后成合晶产生的Na被替代蓝晶石的钠云母消耗。在退变质作用晚期,更多流体进入榴辉岩,引发流体渗滤交代反应,无水的早期后成合晶被含水后成合晶(角闪石 斜长石 铁氧化物)替代,同时在石榴石边部形成角闪石 少量铁氧化物反应边。成分迁移估算显示,上述两个过程的成分变化具有一定程度的耦合性。矿物反应曲线、THERMOCALC计算确定的P-T轨迹显示,青龙山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主要发生在高压条件(低地温梯度)下,明显不同于北苏鲁地区榴辉岩。这种热演化特点的差异暗示南北苏鲁超高压变质块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回返历史。

关 键 词:显微结构  退变质  物质迁移  流体活动  p-T轨迹  榴辉岩  南苏鲁
文章编号:1000-6524(2004)03-0236-17

Mass transfer and microtexture of retrograded Qinglongshan eclogite:evidence of fluid activity
YANG Tian-nan,XU Wen-hua and CHEN Fang-yuan.Mass transfer and microtexture of retrograded Qinglongshan eclogite:evidence of fluid activity[J].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2004,23(3):236-252.
Authors:YANG Tian-nan  XU Wen-hua and CHEN Fang-yuan
Institution:YANG Tian-nan~1,XU Wen-hua~2 and CHEN Fang-yuan~1
Abstract:
Keywords:micro-texture  retrogression  mass transfer  fluid activity  p-T path  eclogite  Southern Sulu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