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patial morphological determining mechanism in a evolution of RBD and its typical scenic tourist city: The case study of Yangshuo County |
| |
作者单位: |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62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州513275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2.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州513275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
| |
摘 要: | 在讨论游憩商业区(RBD)定义与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形状指数、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标测度典型旅游城市阳朔县RBD的形成与发展,并对其影响因素与成长机制进行路径分析,研究表明:(1)阳朔RBD的形成源于旅游业的发展,西街是RBD演变的初始地。以西街为基础衍生出“十字”、“工字”、南北“日字”与网状结构的RBD形态。1979~2005年,阳朔RBD空间形态上经历了从线性状态向网状的空间形态变化,而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平稳扩展时期后,2003~2005年开始急速扩展。(2)在土地市场、地方政府政策、大型事件以及外部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阳朔RBD的变化呈现短期均衡,这种均衡是“旅游投资一旅游产业规模”,“游客人数一旅游产业规模”正反馈,“消费预期一游客人数”、“旅游121碑一游客人数”、“旅游产业规模一地价”负反馈共同作用下旅游用地从西街向其外围拓展,并不断循环的结果。(3)在客观存在的竞标地租与利益群体的集体选择行为下,阳朔RBD呈现从西街开始向外围扩展并最终形成以其为中心的网状结构。由于RBD的边界尚未有权威的界定,其外部性也没有办法得到量化。
|
关 键 词: | RBD 空间形态变化 影响机制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