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海拉尔盆地三期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黄明达,张恒利,张建强,裴圣良,霍超,赵文扬.海拉尔盆地三期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J].矿物岩石,2018(1).
作者姓名:黄明达  张恒利  张建强  裴圣良  霍超  赵文扬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桂林理工大学
摘    要:针对海拉尔盆地霍尔坡山岩体、阿浪托洛果伊岩体以及嵯岗岩体的花岗质岩石进行岩石学和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以便精确限定盆地内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及盆地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系。分别采自各岩体的3个花岗岩样品的锆石均呈半自形-自形柱状,显示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Th/U比值为0.26~2.08,具有典型的岩浆成因特征。嵯岗岩体细粒钾长花岗岩中锆石的~(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226.2Ma±2.3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而不是前人确定的石炭世,霍尔坡山岩体钾长花岗岩和阿浪脱洛果依岩体的斜长花岗岩锆石的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分别为155.8 Ma±1.8 Ma和131.5 Ma±1.8 Ma,代表两个岩体的形成时代分别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并非同属晚侏罗世。综合分析:嵯岗岩体钾长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为古亚洲洋闭合后伸展作用的产物;霍尔坡山岩体钾长花岗岩的形成应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造山后伸展作用有关;阿浪脱洛果依岩体的斜长花岗岩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其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演化密切相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