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九州-帕劳海脊地壳结构及其形成演化的研究综述
引用本文:张洁,李家彪,丁巍伟.九州-帕劳海脊地壳结构及其形成演化的研究综述[J].海洋科学进展,2012,30(4).
作者姓名:张洁  李家彪  丁巍伟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海西南次海盆中脊3D地震成像及其构造演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海北部珠江海底峡谷现代沉积过程研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外大陆架划界与国际海底资源关系评估辅助决策系统研制和示范应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喷口区深部构造3D地震成像,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现代珠江海底峡谷物质沉积与运移
摘    要:九州-帕劳海脊(KPR)位于菲律宾海中央,近南北走向.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西的俯冲,裂离于帕里西维拉海盆和四国盆地的弧后扩张,是老的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IBM)的残留弧.裂离期间同时受到垂向旋转应力和水平挤压力的共同作用,这是形成九州-帕劳海脊现今狭长的几何形态的主要原因之一.九州-帕劳海脊南北部地壳结构可总结为P波波速为7.1~7.3 km/s下地壳;P波波速为6.1~6.3 km/s的中地壳;P波波速为4.5~5.5 km/s上地壳.九州帕劳海脊北段,30°N以北区和25°N以南区的地壳厚度普遍在10~15 km,25°~30°N之间的地壳厚度普遍大于15 km.九州-帕劳海脊的中段的地壳厚度变化较大,而且未识别出中地壳的存在,为不成熟的岛弧地壳.海脊南段与北段相似,具三层的地壳结构,但地壳厚度小于北侧,基本上大于10 km.整个九州-帕劳海脊处的地壳厚度普遍厚于两侧海盆的地壳厚度.

关 键 词:菲律宾海板块  九州-帕劳海脊  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  地壳结构  形成机制  构造演化

Reviews of the Study on Crust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Kyushu-Palau Ridge
ZHANG Jie , LI Jia-biao , DING Wei-wei.Reviews of the Study on Crust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Kyushu-Palau Ridge[J].Advances in Marine Science,2012,30(4).
Authors:ZHANG Jie  LI Jia-biao  DING Wei-we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