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藏—西蒙古高原周缘与华北地区大震构造机制初探及设想建议
引用本文:陈学波,唐荣余,王恩福,张景发,张国宏,李金森.青藏—西蒙古高原周缘与华北地区大震构造机制初探及设想建议[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002(1).
作者姓名:陈学波  唐荣余  王恩福  张景发  张国宏  李金森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北京 100085,北京 100085,北京 100085,北京 100085,北京 100085,北京 100085
基金项目:地震联合基金课题(198051)
摘    要:一、网络构造体制及其成生机制和地震活动性中国及外围地区莫霍面深度分布图(1/1500万)呈现出以准经向与准纬向为主、深层隆坳相间与浅层基底盆山构造耦合共轭、构成不同走向与不同形态规模的网络构造体制相互拼接的空间构造态势。图1为青藏高原—西蒙古高原及邻区莫霍面深度和构造体制(系)分布。可见:Ⅰ、东亚滨太平洋经向为主的新华夏网络构造体制;Ⅱ、亚洲大陆中部纵贯南北的青藏高原—西蒙古高原网络构造体制;亚洲大陆南部与印度洋之间,以纬向为主的青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