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丹霞地貌发育规律及旅游区划研究 |
| |
引用本文: | 郭福生, 刘林清, 杨志, 曾晓华. 江西省丹霞地貌发育规律及旅游区划研究[J]. 华东地质, 2007, (3): 214-222. doi: 10.3969/j.issn.1671-4814.2007.03.009 |
| |
作者姓名: | 郭福生 刘林清 杨志 曾晓华 |
| |
作者单位: | 东华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江西抚州,34400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东华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江西抚州,344000;; 东华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江西抚州,344000;; 东华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江西抚州,344000 |
| |
基金项目: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
| |
摘 要: | 江西省燕山-喜马拉雅运动以块断作用为主,形成了一系列断裂隆起带和断陷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红层发育齐全.丹霞地貌主要发育于上白垩统紫红色含钙粗碎屑岩中,受盆缘断裂和中幼年河流控制,是晚第三纪以来新构造运动间歇性隆升,伴随着断裂切割、流水冲刷和风化剥蚀的产物.根据陆地卫星TM图像解译和野外实地调查,查明了全省共有丹霞地貌景观资源123处,其中新发现景点78处.丹霞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该省周边丘陵低山区,明显受不同级别河流的流域控制,具带状分布规律,可划分出9个景观集中分布区域.赣东、赣东南丹霞地貌景观最为密集,结合红色旅游和客家文化特色,该区具有强劲的丹霞地貌旅游开发潜力.
|
关 键 词: | 丹霞地貌 红层 新构造运动 旅游区划 江西省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华东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华东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