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壳幔过渡带 及其动力学含义
引用本文:赵俊猛,刘国栋,赵国泽,卢造勋,张先康.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壳幔过渡带 及其动力学含义[J].中国科学D辑,2001,31(4):272-282.
作者姓名:赵俊猛  刘国栋  赵国泽  卢造勋  张先康
作者单位: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辽宁省地震局,
3.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305课题(批准号: 95-04-09-01-02)以及国家973课题(批准号: G1999043301)资助项目
摘    要: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壳幔过渡带的反射波进行处理,获得了来自各个爆炸点壳幔过渡带反射波走时曲线.计算结果表明,沙雅-布尔津地学断面的壳幔过渡带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三段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壳幔过渡带比较简单,主要由一级间断面构成;准噶尔盆地的壳幔过渡带也比较简单,除个别地段外皆以一级速度间断面过渡;天山造山带(尤其是北天山)的壳幔过渡带十分复杂,它由7~8个薄层叠合而成,层厚度2~3km不等,层速度高低相间,总厚度近20km.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壳幔过渡带的结构特点及其两者之间的差异特征是天山造山带地球动力学"层间插入消减"模型建立的重要依据之一.

关 键 词:小波分析天山造山带准噶尔盆地壳幔过渡带
修稿时间:2000年1月3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