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云南北衙地区钨矿化特征与找矿方向
作者姓名:朱乔乔  张长青  娄德波  张云生  李永生  刘成飞  孙嘉  贾福东  吉晓佳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650224;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6012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KK17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02093,41573042,41925011)共同资助
摘    要:云南北衙矿床是中国21世纪初新发现的超大型矽卡岩-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之一,除已经勘查评价的Au、Fe、Cu、Pb、Zn等元素外,还伴生有一定量的W元素等有益组分。文章对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万硐山矿段及外围马头湾和南大坪矿区中的钨矿化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初步查明了万硐山矿段和其外围矿床中的钨矿化特征。研究发现,这些矿区(段)的含钨矿物主要为白钨矿,在万硐山矿段和马头湾矿区还有少量的黑钨矿产出;钨矿化主要产于岩体与围岩地层接触部位的矽卡岩或其退化蚀变岩中,白钨矿多充填在石榴子石等矿物的晶体间隙,个别被石榴子石包裹(南大坪矿区);万硐山矿段和马头湾矿区中的白钨矿具有较高的w(Mo)。这些特征表明,北衙地区的钨矿化作用与典型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基本一致。万硐山矿段中白钨矿交代黑钨矿的过程与磁铁矿的结晶过程密切相关,暗示钨矿化与铁、金矿化作用是同一成矿作用的产物。北衙地区的区域土壤W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具有良好的浓度分级,且部分异常中心与已知的矿床/点明显对应,说明北衙地区具有良好的钨矿找矿潜力,白钨矿和黑钨矿均可以作为找矿标志性矿物,而Mo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则可以作为间接找矿标志。

关 键 词:地质学  钨矿化  矽卡岩-斑岩型矿床  白钨矿  金沙江-哀牢山成矿带  北衙
收稿时间:2019-01-05
修稿时间:2019-06-05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