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北部第四纪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地层与古环境演化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葛黄敏,李前裕,钟广法,李学杰.南海北部第四纪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地层与古环境演化北大核心CSCD[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2(4):49-60.
作者姓名:葛黄敏  李前裕  钟广法  李学杰
作者单位:1.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0092;2.澳大利亚阿德莱得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3.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51007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21603)
摘    要:利用高分辨率反射地震资料和ODP 184航次获得的岩心及测井资料,开展第四纪层序地层学研究,根据上超、下超、削蚀、顶超等地震反射终止标志进行层位追踪,识别出了6个区域地震层序界面,并在层序内部追踪和识别了8个不连续的或局部分布的反射界面。以区域连续反射面为界划分出6套地震层序,分析各层序的反射特征、顶底年龄、地层厚度以及沉积速率等,建立了第四纪以来南海北部分辨率高达数万年的地震层序框架。对比过钻孔ODP1144站和近1146站的相邻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两者呈现出很好的层序一致性,借以说明地震剖面研究能够在没有钻孔及准确定年的前提下,体现某个区域的大尺度地层特征,得出比传统岩性描述和地层分段更为直观、可靠的多维空间分布的认识。将地震剖面与深海沉积记录比对,发现地震反射界面多与氧同位素高值期(即冰期或者间冰期内部偏冷的冰阶)相对应,尤其6个全区连续反射界面均对应着冰期旋回中的特大冰期,而地震层序与深海沉积记录不同指标如氧同位素、碳屑沉积、水体结构等所记载的气候变化信号之间也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特别讨论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MPT)在地震剖面、深海沉积物、冰盖以及黄土、地磁中的记录。本次工作探讨了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方法所得结果的关联和不同之处,提出借助彼此的研究优势相互补充和综合,可以更好的还原区域沉积演化史。

关 键 词:高分辨率地震层序  合成记录  地层与沉积记录对比  第四纪  南海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