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构造填图方法探索、应用与实践——以内蒙古呼勒斯太苏木图幅1:5万填图试点为例 |
| |
作者姓名: | 贾丽云 叶培盛 张绪教 何泽新 杨星辰 周青硕 叶梦旎 刘晓彤 李成路 吴泽群 周维 何祥丽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北京 1000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地质调查局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项目(DD20160060)内蒙古1:5万呼勒斯太苏木(K48E017024)等4幅填图试点(12120114042101);内蒙古国土资源厅2014年地质遗迹保护专题(BSZFCG2015-HW-00403) |
| |
摘 要: | 新构造调查是研究地壳运动规律、地质灾害、环境地质和地壳稳定性评价等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是区域地质填图重点内容之一。内蒙古呼勒斯太苏木图幅1:5万填图试点区,位于阴山—河套盆地结合带,新构造活动频繁,地层结构复杂,构造地貌形态丰富,山前断裂广泛发育,是调查研究新构造运动的理想场所。本研究在前人区调方法理论基础上,针对新生代地层、断裂、构造地貌等不同的新构造填图对象,分别使用遥感解译+野外路线调查+剖面(含钻孔剖面)实测+年代学方法、遥感解译+野外追索调查+综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雷达探测+探槽揭露+三维激光扫描+年代学方法、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实测+年代学等不同的技术方法组合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参照《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等有关技术要求,采用数字填图技术,将填图成果直观、丰富、详细的表达在地质图上,该新构造填图技术方法组合,不仅是对新构造填图方法的有效探索,也为其它地区新一轮大比例尺新构造填图提供了重要参考。
|
关 键 词: | 新构造 填图 调查方法 地貌 |
收稿时间: | 2016-10-0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力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力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