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黔北务正道地区早二叠世铝土矿多期淋滤作用及其控矿意义
引用本文:余文超,杜远生,顾松竹,崔滔,黄兴,喻建新,覃永军,雷志远,翁申富,曹建州.黔北务正道地区早二叠世铝土矿多期淋滤作用及其控矿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2013(1):34-39.
作者姓名:余文超  杜远生  顾松竹  崔滔  黄兴  喻建新  覃永军  雷志远  翁申富  曹建州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大队;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三总队
基金项目:贵州省地勘基金项目“贵州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基础地质与成矿背景”
摘    要:通过对黔北务正道地区安场向斜东南翼ZK288-16井中大竹园组铝土矿含矿岩系的沉积学分析,辨别出该口钻井记录下的包括两次准同生淋滤作用及一次后生淋滤作用在内的3次淋滤作用。土状-半土状铝土矿层是记录淋滤作用发生的标志性层位,与下伏岩(矿)层呈现渐变关系,说明土状-半土状铝土矿是由碎屑状或豆鲕状铝土岩(矿)经过淋滤作用转化而来,在此过程中,杂质元素被移除,铝元素相对富集而形成富矿,而碎屑状与豆鲕状铝土矿也经过不同程度的淋滤作用。区域上的钻孔对比表明,区域内这种多期淋滤作用对于提升矿石品质、控制矿层厚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贵州省  二叠纪  铝土矿  淋滤作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