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侧摩擦和底摩擦的绕岛理论 |
| |
作者姓名: | 杨延召 魏泽勋 王冠琳 连展 王立伟 |
| |
作者单位: | 气象海洋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 南京 211101, 中国;数理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 266061, 中国,气象海洋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 南京 211101, 中国;海洋环境与数值模拟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61, 中国;区域海洋与数值模拟实验室, 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 青岛 266237 中国,气象海洋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 南京 211101, 中国;海洋环境与数值模拟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61, 中国;区域海洋与数值模拟实验室, 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 青岛 266237 中国,海洋环境与数值模拟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61, 中国;区域海洋与数值模拟实验室, 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 青岛 266237 中国,气象海洋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 南京 211101, 中国 |
| |
基金项目: |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under contract No. 2016YFC0301103;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ject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Qingdao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 contract No. 2015ASKJ01; the SOA Program on Global Change and Air-Sea Interactions under contract Nos GASI-IPOVAI-03, GASI-IPOVAI-02 and GASI-IPOVAI-01-02;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contract Nos 40476025, 41876027 and 41506036; the 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of United States under contract No. N00014-08-01-0618. |
| |
摘 要: | 绕岛理论来自于Sverdrup理论,被广泛用于估计和分析通过岛屿之间海峡的输运情况。以往的研究得到了带有侧摩擦或底摩擦的单岛理论或多岛理论。本文在线性情况下考虑了风驱动环流下的解析模型。在同时考虑侧摩擦和底摩擦的情况下,推导出了岛屿周围输运流函数的解析解,并给出了通过岛屿之间通道的流量输运。其结果与Wajsowicz相似,但摩擦常数表示不同的值。从解析解上看,摩擦常数与侧摩擦和底摩擦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为了推导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本文在正压β平面上随机选取了一些侧摩擦和底摩擦的值。结果表明,在构成摩擦常数方面,侧摩擦和底摩擦近似呈线性关系。我们研究了宽度对通道输运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在一定宽度内提高了流量,这种现象和只考虑侧摩擦时比较相似。本文也比较了在不同深度下的流量,发现当水平涡粘性系数和底部拖曳系数固定时,水深越大,输运减少率越小。为了进一步揭示侧摩擦和底摩擦耗散的联合作用,在两个岛屿的情况下,本文在不同宽度的通道中与Wajsowicz的只考虑底摩擦或侧摩擦的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通道比较窄,尤其是在小于Munk边界层厚度时,侧摩擦的作用大于底摩擦。当通道宽度远大于Munk边界层厚度时,底摩擦的作用大于侧摩擦。将模型应用到印尼贯穿流,得到大约20%的输运减少量。
|
关 键 词: | 绕岛理论 侧摩擦 底摩擦 输运流函数 |
收稿时间: | 2018-06-06 |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英文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